
立冬已至,天气渐寒,0-6岁孩子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易受冷空气与传染病影响。这份专为低龄儿童整理的立冬保健指南,从保暖、饮食、疾病预防、中医养护等方面,帮家长科学守护孩子健康。

很多家长怕孩子受凉,冬天会给孩子穿多层衣服,其实0-6 岁孩子新陈代谢旺盛,过度包裹反而会让孩子出汗后受凉。正确做法是遵循 “三暖” 重点保暖,兼顾舒适。
背暖:后背是孩子抵御寒邪的盾牌,穿带薄绒的背心或保暖内衣,用手摸孩子颈部和后背,保持温暖无汗最佳,出汗说明穿太多。
肚暖:肚子受凉易引发腹泻、腹痛,可给孩子穿护肚围或高腰保暖裤,尤其刚吃完奶、换纸尿裤时,避免腹部暴露。
足暖:孩子脚部离心脏远、循环差,可穿柔软的加绒袜子,鞋子选透气防滑款,睡前用温水泡脚,泡后及时擦干保暖。
别给孩子穿太臃肿的衣服,会影响活动量,反而降低抵抗力;外出时根据气温增减衣物,避免进出室内外温差大导致感冒。
立冬后家长爱给孩子“冬补”,但低龄孩子肠胃功能弱,需避开两个误区,注重温和滋养。
不跟风吃膏方:膏方虽有滋补作用,但含糖量高,且适合体质虚弱的成人,0-6岁孩子吃膏方可能加重湿热体质(如孩子舌苔黄腻、大便黏滞),如需调理需咨询儿科医生。
无糖食品不能随便吃:市面上“无糖饼干”“无糖酸奶”多含甜味剂,过量吃仍会导致热量超标,影响孩子体重与血糖,给孩子选零食优先选原味坚果(如核桃、巴旦木,磨碎防呛噎)、水果等天然食物。
多吃温性易消化食物:早餐可喝小米粥、南瓜粥,午餐搭配萝卜、山药等健脾食材,晚餐避免吃太多肉类,减轻肠胃负担;1岁以上孩子可适当喝温热的梨水(加少量川贝,需遵医嘱),缓解冬季干燥引起的喉咙不适。

立冬后室内活动增加,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同时需关注孩子长期饮食健康。
每天多次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避开孩子在窗边时通风,避免直吹。
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封闭场所,如超市、游乐场等,必要时戴儿童专用口罩。
教孩子正确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玩玩具后必洗;不用酒精大面积消毒,家用含氯消毒剂,如稀释后的84消毒液进行消毒即可。
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合胞病毒疫苗等,降低感染风险。

京学集团创始于2001年,是聚焦“人工智能+托育”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旗下业务涵盖智慧托育管理系统研发、智能硬件产品和托育产品研发、产教研用深度融合、婴幼儿行业标准制定及相关领域研究、托育机构和幼儿园运营管理等,致力于推动托育行业向数据驱动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集团拥有多项国际标准化体系认证和软件著作权,是国家卫健委“托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平台”技术支持单位,先后参加多项国家托育标准制定工作会议及托育专业职业教育教材编写工作。
联系人:刘老师
合作热线:400-605-2598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进行线上咨询(B端业务):京小托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进行线上咨询(C端):小京老师


